![]() 科普閱讀力大賽|DACC 閱讀認證,適性閱讀從這裡開始 | ![]() MIMARU 大阪心齋橋 EAST|日式公寓房就像回到大... |
![]() MIMARU 京都河原町五条|全新寶可夢公寓式主題房型 | ![]() 京都 teamLab Biovortex Kyoto 攻... |
![]() 銀座爆紅井上燒肉店 INOUE|和牛蓋飯套餐只要兩千多円 | ![]() 伊勢志摩住宿|FIORE SHIMA 森林系親子度假小木... |
|
|
科普閱讀力大賽|DACC 閱讀認證,適性閱讀從這裡開始
在這個世代,教育的核心已悄然轉變。自 108 課綱上路以來,教學不再只是填鴨式的知識灌輸,而是強調「素養導向」學習——讓孩子具備理解、應用與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課堂不再是唯一的學習場域,閱讀、探索與討論成了培養素養學習的關鍵。 雖然學校的課程還是以教科書為主軸,但考題的設計早就不一樣了。現在強調的是跨領域整合和真實情境的應用,學生不能只是死背知識,而是要能靈活運用所學,解決問題、表達觀點,甚至連結自己的生活經驗。這樣的轉變,也讓學習不再只侷限在課堂裡,許多學生在課後需要主動補強素養學習的部分,透過閱讀、探索、討論,培養更深層的理解力與思辨力。這不只是應付考試的策略,更是面對未來社會挑戰的關鍵能力。
➤ 文章目錄檢索
閱讀旅程起點:為什麼參加 SmartReading 適性閱讀?
有次聚會,朋友跟我聊到他們家孩子最近參加一個「SmartReading 科普閱讀力大賽」,我好奇地詢問這是什麼?她說:「這不只是一場比賽,更是訓練孩子思考力和閱讀素養的好機會。」我一開始半信半疑,心想這是什麼檢定考試嗎?但後來仔細了解了內容之後,才發現它真的跟一般的中文檢定不一樣。 這場比賽強調的是「素養導向」的閱讀能力——孩子不只是要看懂文章,還要能分析、推論、整合資訊,甚至提出自己的看法。目前台灣很多學校也開始推動「適性閱讀」,正是透過 SmartReading 平台幫助學生依照自己的能力挑書,慢慢養成主動找書、主動閱讀的好習慣。 這場比賽不僅能獲得「DACC中文閱讀能力診斷報告書」,還提供「每週積分報表」與「參賽證明」,完整記錄孩子的學習歷程。透過數位平台,孩子能清楚看見自己的進步。對我而言,能藉由一場比賽培養孩子成為自律又自主的閱讀者,實在難得,因此我們決定參加試試看。
SmartReading 科普閱讀力大賽是什麼?
SmartReading 科普閱讀力大賽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宋曜延副校長領軍的團隊與國科會共同推動,自 2019 年起舉辦,至今已邁入第七屆。這場比賽結合 AI 閱讀分級技術與專業的閱讀能力檢測,主辦單位精選 3,000 本科普讀物及 1,000 篇線上科普文章,由系統推薦適合學生程度的書單,透過平台獨創的「閱讀五力」機制讓孩子適性學習、克服閱讀偏食,培養全方位閱讀力。
整個賽程約持續半年,分為三大階段: ➤ 一、前測:DACC 中文閱讀能力適性診斷評量 由臺師大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研發,透過五大閱讀向度 (字詞辨識、表層文意理解、文意統整、推論理解、分析評鑑) 全面檢測學生的閱讀能力,並提供 PR 值 (百分等級) 與 SR 值 (SmartReading 閱讀能力指標) 作為參考。 ➤ 二、閱讀任務:選書、閱讀、評量、評論 根據前測結果,系統推薦適合的「科普書單」及「科普文章」,學生可依興趣選書並制定閱讀計畫。完成閱讀後,需進行讀後評量與評論,訓練理解力與表達力。 ➤ 三、後測:DACC 中文閱讀能力診斷測驗 最後參加實體或線上測驗,檢視學習成效,並獲得完整的回饋報告,協助家長與老師了解孩子的閱讀素養成長。
DACC 中文閱讀能力適性診斷評量|什麼是 SR 值與 PR 值?
應該有很多家長對「DACC中文閱讀能力適性診斷評量」有點陌生。DACC 評量系統是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所研發,它將閱讀能力拆解為五個向度,分別是:字詞辨識、表層文意理解、文意統整、推論理解與分析評鑑,依據學生測驗的結果分析出數據,讓家長及孩子了解自己的閱讀程度落點。
在 DACC 中文閱讀能力適性診斷評量這份報告中會看見幾個數值,SR 值是 SmartReading 系統中用來量化書籍難度與學生閱讀能力的指標,範圍為 0 至 1000,數值越高代表難度越高,也代表學生具備更高的閱讀理解力。這項指標是透過 AI 機器學習技術分析大量書籍與學生表現而取得的數據。 PR 值則是百分等級,代表學生在全國同年級中的相對位置,幫助家長掌握孩子的優勢與待加強之處。
參賽過程中的挑戰與收穫 (真實感受分享)
陪孩子參加 SmartReading 科普閱讀力大賽的過程,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比賽的名次,而是那份來自 DACC 中文閱讀能力適性診斷評量的報告。那是一份比成績單更有價值的學習地圖,讓我第一次真正看見孩子在閱讀這件事上的「全貌」。
在各項向度中,小威力在「表層文意理解」表現最為突出,顯示他能準確掌握文章中明確陳述的內容,對句子、段落理解及語意也能確實掌握。在「字詞辨識」、「文意統整」與「推論理解」三個面向,他也有穩定的表現,代表他能順利辨識常見詞彙、整合段落資訊,並從上下文推敲出隱含訊息,具備良好的閱讀理解與推論能力。 相較之下,「分析評鑑」的分數就略低,這代表他在面對需要批判性思考的文章時,較難辨識作者的觀點與背後寓意,這是目前可以持續加強的重點。 這份診斷報告不僅是成績的呈現,更像是一張學習地圖,幫助我們釐清孩子的閱讀優勢與待加強之處。未來,小威力可以多接觸評論性文章,參與討論與寫作練習,進一步培養他的思辨與評鑑能力。
有了前測的結果之後,就可以開始著手進行閱讀任務的階段。SmartReading 科普閱讀力大賽平台提供超過 3,000 本科普讀物及 1,000 篇線上科普文章,由系統推薦適合學生程度的書單,讓孩子自主學習,適性成長,閱讀程度涵蓋從國小三年級到高中一年級。學生可依據自己的 SR 值挑選適合的書籍。為了讓選書更貼近學生的興趣與需求,系統也將書籍分類為多種主題類別,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AI人工智慧素養」等 13 大類別的書及科普文章。幫助學生在探索中找到喜歡的內容,培養閱讀習慣與素養能力。這些書籍可在線上閱讀或到鄰近圖書館借閱實體書,重點是要培養孩子在多元管道中完成閱讀任務,累積閱讀量與素養成長。
第七屆科普閱讀力大賽報名資訊與優惠碼
今年即將邁入第七屆科普閱讀力大賽,報名資訊如下:
隨著AI潮流興起,官方也提供了三大 AI 主題書單及科普文章供學生們閱讀,此外亦新增了 SR 閱讀素養及 SRE 英語適性閱讀兩種課程,僅提供給報名科普閱讀力大賽的學生們加購 (於報名頁面加購),有興趣的家長,可以點進網頁參考,這兩堂課程需額外加購,並以線上方式進行。【SR 閱讀素養/SRE 英語適性閱讀加購參考】
結語:閱讀,是一場長遠的投資
一直以來,我常在社群分享孩子的教養與學習經驗談,不是為了追求成績,而是希望他們能成為一個具備自律與自主學習能力的人。我也一直覺得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非常重要,但這件事不是短期衝刺即可達成,而是一場耐心與累積的長跑。 SmartReading 科普閱讀力大賽就是一個陪伴閱讀的好工具,而且越小開始越好。我們常說要為孩子的未來做準備,其實最值得投資的,就是閱讀。它不只是學校裡的技能,更是面對生活、理解世界的關鍵素養。而這場比賽,正是一個讓孩子開始「真正閱讀」的最佳起點。
➤ SmartReading 科普閱讀力大賽
|
雪倫想要分享給您們的